
【主讲人:丁建洋,教授,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,博士学位。主要讲授《管理学原理》、《跨文化管理原理》等课程。近年来研究方向主要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创新理论。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课题。学术成果获得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(省社科联)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市政府)。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,其中一篇论文被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转摘。】
大家好!我是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丁教授,今天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我们的专业。作为专业建设的参与者,我见证了它从扎根地方到服务区域经济的成长历程,也深刻感受到“商工融合”特色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蓬勃生命力。
一、专业定位:扎根产业,面向未来
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1996年招生以来,始终以“服务地方经济,培养应用型人才”为使命。依托盐城制造业基础与学校工科优势,我们率先提出“管理+数字技术”复合培养理念,聚焦智能制造、新能源等区域支柱产业,为长三角输送懂管理、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。
二、培养体系:分层递进,产教融合
我们构建了“理论—实训—实战”三层递进培养体系,强化数字化能力:
1. 课程模块创新
- 管理基础:夯实管理学、经济学等核心理论;
- 数字技术:开设Python、数据挖掘等工具课程,配备SPSS/Tableau实训;
- 交叉应用:如“智能制造运营管理”,直接对接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。
2. 实践教学贯穿全程
- 从沙盘模拟到企业实战,大一至大四分层实践;
- 校企共建基地:与悦达集团、盐城大数据产业园等合作,年均输送200余名学生实习。

三、专业优势:技术赋能,成果显著
1. 产业对接紧密
课程设计源自企业调研,例如“数字化营销”等课程与本地电商企业联合开发,学生方案被采纳率超40%。
2. 教学成果丰硕
-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、省部级奖项3项;
- 工商管理学科2016年获批校级重点学科,支撑专业高质量发展。
3. 推行“学历+技能证书”模式,“双证书”提升竞争力
四、学生成长:就业率高,发展多元
近三年,专业年终就业率保持100%,93%毕业生首年入职。麦可思报告显示,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达97.22%。深造方面,学生考研率稳步提升,多名学子进入南京大学、苏州大学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,更有10%参与校级“数字商业研究”团队,发表论文20余篇。
五、未来展望:深化融合,服务升级
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:
1. 拓展数字技术课程:新增人工智能商业应用、区块链管理等前沿方向;
2. 助推区域升级:依托盐城新能源产业高地,建设智能制造管理智库。
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始终以“学生成长为中心”,以“产业需求为导向”,用二十年沉淀打造“商工融合”金名片。未来,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,为数字经济时代培育更多“既懂管理、又精技术”的复合型人才!